Special
CD
DVD
少林足球加時賽
Departments




 

a

co-production



香港流行樂隊組合研究

導言

近年香港文化研究有蓬勃的發展,但有關香港流行音樂的研究卻仍相當貧乏。美國流行音樂批評家韋恩斯坦(Deena Weinstein)在研究美國流行音樂時曾經指出,美國學院對流行音樂的研究尚在「零敲碎打」(bicrolage)的階段,未曾形成有系統的研究體系。英美學院的流行音樂研究容或未成體系,但自從八十年代初期,英美的流行音樂研究激增,至今已算「敲打」出不同聲音,在不同的層次和範疇鼓動流行音樂研究(比方,有專研音樂的學術刊物如《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有刊載流行音樂研究的文化刊物如《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和《理論、文化與社會》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也有種類繁多,以不同種類讀者為對象的音樂雜誌等),使之變成受人重視的課題。香港的情況則令人憂慮,連零碎的敲打也不多見,不但流行音樂的學院研究未能發展,就連流行音樂雜誌的市場也日漸萎縮(如《TOP》、《音樂通信》等音樂雜誌都先後停刊),報紙的專欄也不增反減,批評空間可說嚴重不足。

筆者一直相信公共批評空間的匱缺是香港流行樂壇發展的重大阻礙。開放的公共批評空間可以對唱片工業帶來壓力,提高聽眾的自覺意識,唯此才有望突破製作人以觀眾口味為藉口大量複製單一化的商品、聽眾既埋怨唱片工業水準低落而又消極的全盤接收的惡性循環。借用蘇卡(Roy Shuker)在其《理解流行音樂》(Understanding Popular Music)一書的話來說,我們需要一種「對媒體的批判讀寫能力」(critical media literacy),即「讀寫能力」不應再限於文字,而是要旁及影象和音樂等媒體文化,並將「語境」、「文本」和「聽眾」連繫起來。自1995年起,筆者嘗試將多年興趣轉化為研究,後來寫成「未完成」的《香港流行歌詞研究》(還有很多需要增補之處),算是邁出了第一步,還了自己一個心願。然而,香港流行音樂的研究是未完成的歷史,還有待我們進一步書寫,故不揣淺陋再一次班門弄斧,寫成這部小書,希望能繼續開拓論述空間,「敲打」出更多聲音。雖然未算悅耳,但若能帶出不同回音,已是一種難得的滿足。

 

本書可說是《香港流行歌詞研究》的延續,而這一次則瞄準1984-1990年間的香港流行樂隊/組合熱潮作深入研究。這股當代香港流行樂壇的重要潮流不但對八十年代中後期的香港流行樂壇帶來了正面的衝擊,在歌詞方面更可說直接影響了九十年代的流行詞壇(林夕、陳少琪、劉卓輝、因葵、周耀輝等出身樂隊/組合的詞人在九十年代可說是香港詞壇的中流砥柱)。有別於六十年代的樂隊潮流,八十年代中後期的樂隊/組合熱潮以創作中文歌曲為主,而流行樂隊/組合詞作的題材寫法往往有別於主流詞作,既帶來了九十年代香港流行詞壇的轉型,也具體呈現出不少重要的文化現象。本書分為內外兩編,內編包括香港流行樂隊/組合的中文歌詞的全紀錄(所有歌曲名稱、題材分類、出版和創作人資料)、流行樂隊/組合大事年表、香港流行樂隊/組合發展概述和這熱潮對流行樂壇的影響,外編則著重分析香港流行樂隊/組合所帶出的文化現象,如都市空間、性別迷思和家國寓喻等,冀能以紮實的資料整理配合文化理論的解讀,拼貼出香港流行樂壇這段重要歷史,為對香港流行歌詞有興趣的讀者提供有用的參考資料。要言之,筆者無意作為流行樂壇的「守門者」(gatekeeper),判定甚麼歌曲才有價值。本書的任務是要繼續發聲,希望喚起更多讀者/聽眾一起書寫香港流行音樂的未完成歷史,以我們的論述開拓眾聲對唱的開放公共批評空間。

本研究所取的可說是一種混雜的方向,以音樂文本(歌詞)為主,分析亦涉及唱片工業、主導意識形態、搖滾樂作為抗衡論述及其他文化現象等,希望能帶出香港流行樂隊組合那種身處唱片工業而又要嘗試作另類發聲的微妙處境。雖然作為霸權論述的唱片工業一直嘗試操控流行音樂的生產、傳播以至解讀,但正如蘇卡所言,「他們[唱片工業]所製造的文化文本仍是開放的,消費者可以作不同的(再)解讀」。八十年代中後期的香港流行樂壇藉樂隊潮流的創作動力帶來了一段光輝歲月,證明了流行音樂的書寫和閱讀的確可以有不同的(再)創作和解讀空間,問題只在於音樂人和聽眾有無心意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