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十 年 代 是 香 港 電 影 ( 最
近 , 如 非 最 後 ) 的 一 個 黃 金 時 代 , 九 十 年
代 則 經 歷 了 從 極 盛 走 向 極 衰 的 過 程 。 市 場
自 九 三 年 起 不 斷 萎 縮 , 到 世 紀 末 的 今 日 更
跌 至 谷 底 , 否 極 泰 來 的 曙 光 遲 遲 仍 未 出 現
。 回 顧 這 二 十 年 來 膾 炙 人 口 的 名 作 , 以 導
演 為 單 位 , 當 可 重 溫 一 下 昔 日 的 煇 煌 , 或
從 中 得 見 一 些 導 致 今 天 衰 落 的 跡 象 。
這
兩 冊 《 石 琪 影 話 集 》 的 內 容 , 分 別 收 錄 了
評 論 十 五 位 作 者 和 六 位 中 堅 導 演 的 文 章 。
當 然 , 這 兩 種 稱 謂 純 屬 權 宜 : 所 謂 作 者 的
導 演 並 不 一 定 完 全 符 合 「 作 者 論 」 的 要 求
, 而 六 位 中 堅 導 演 亦 大 多 有 鮮 明 的 個 人 風
格 , 作 者 條 件 並 不 比 他 人 遜 色 。 兩 者 之 間
主 要 的 分 野 , 在 於 後 者 全 屬 工 業 的 主 流 ,
產 量 固 然 較 豐 , 作 品 也 是 以 類 型 片 為 主 ;
前 者 所 拍 的 儘 管 不 乏 大 製 作 和 寶 座 片 , 但
一 般 在 主 流 的 邊 緣 活 動 居 多 , 作 品 文 藝 性
較 強 , 不 少 更 是 影 展 和 得 獎 的 常 客 。
第
三 冊 內 的 十 五 位 導 演 , 有 出 道 便 跟 隨 新 浪
潮 導 演 的 關 錦 鵬 ( 副 導 ) 、 舒 琪 ( 編 劇 )
、 區 丁 平 ( 美 術 指 導 ) 等 ; 亦 有 跟 新 浪 潮
諸 子 背 景 相 近 ( 如 在 西 方 攻 讀 電 影 , 或 在
電 視 台 浸 淫 磨 練 初 試 啼 聲 ) , 卻 待 到 八 十
年 代 中 、 後 期 才 進 軍 影 壇 的 張 婉 婷 、 羅 啟
銳 、 方 令 正 、 羅 卓 瑤 、 甘 國 亮 和 劉 國 昌 ;
也 有 片 場 出 身 的 爾 冬 陞 及 八 十 年 代 工 業 主
流 培 育 出 來 的 張 之 亮 、 陳 可 辛 ( 皆 先 任 製
片 ) 、 王 家 衛 和 陳 嘉 上 ( 皆 出 身 編 劇 ) 。
這
批 導 演 無 論 背 景 和 作 風 都 使 人 想 起 新 浪 潮
, 但 一 般 較 那 一 代 年 輕 , 又 多 數 於 八 十 年
代 中 之 後 崛 起 , 故 一 度 被 譽 為 「 新 浪 潮 第
二 浪 」 。 但 時 移 勢 易 , 港 產 片 主 流 發 展 迅
速 , 市 場 蓬 勃 , 這 一 浪 對 工 業 的 影 響 力 也
遠 遜 當 年 的 新 浪 潮 ; 甚 至 其 中 不 少 自 始 便
熟 悉 遊 戲 規 則 , 比 前 輩 更 精 於 各 種 平 衡 和
計 算 的 藝 術 , 也 是 這 股 後 浪 的 一 個 特 色 。
至
於 第 四 冊 內 的 六 位 導 演 , 皆 可 謂 八 、 九 十
年 代 叱 0宅 一 時 的 影 壇 中 堅 。 吳 宇 森 的 電
影 生 涯 早 於 七 十 年 代 開 始 , 曾 一 度 是 賣 座
導 演 , 又 突 然 陷 入 低 潮 , 直 至 拍 出 《 英 雄
本 色 》 才 重 振 雄 風 。 石 琪 評 論 他 前 一 時 期
的 文 章 , 統 統 收 錄 於 第 六 冊 《 八 大 名 家 風
貌 》 之 內 。 同 是 動 作 片 高 手 , 一 度 以 「 風
雲 」 系 列 與 吳 宇 森 的 「 英 雄 」 片 各 領 風 騷
, 而 先 後 進 軍 荷 里 活 的 林 嶺 東 , 則 與 杜 琪
峰 一 樣 是 無 線 電 視 科 班 編 導 出 身 。 但 杜 琪
峰 儘 管 首 作 《 碧 水 寒 山 奪 命 金 》 早 拍 於 新
浪 潮 湧 現 時 , 全 身 投 入 電 影 、 風 格 大 熟 卻
是 踏 入 九 十 年 代 的 事 , 至 於 張 堅 庭 與 高 志
森 , 亦 皆 有 電 視 台 工 作 的 經 驗 , 同 是 編 而
優 則 導 , 擅 拍 喜 劇 而 大 受 歡 迎 。 劉 鎮 偉 則
是 半 途 出 家 搞 起 創 作 , 同 樣 亦 編 亦 導 及 以
喜 劇 知 名 , 卻 更 具 神 經 刀 式 鬼 才 作 風 。 三
人 多 產 之 餘 , 更 數 度 創 新 潮 流 及 締 造 賣 座
奇 跡 。
八
、 九 十 年 代 的 香 港 影 壇 , 活 躍 的 當 然 不 只
上 述 諸 人 。 新 浪 潮 導 演 中 固 然 有 韌 力 十 足
, 愈 戰 愈 勇 的 徐 克 、 許 鞍 華 等 , 功 夫 片 名
家 如 洪 金 寶 、 成 龍 、 袁 和 平 、 程 小 東 等 (
皆 收 錄 於 第 七 、 八 冊 《 十 八 般 武 藝 》 之 內
) , 亦 各 有 更 大 的 發 揮 而 構 成 了 港 片 的 骨
幹 。
但
其 實 自 新 藝 城 開 始 , 歷 經 洪 家 班 、 德 寶 、
電 影 工 作 室 、 永 盛 等 公 司 或 組 合 輪 流 稱 雄
一 時 , 香 港 電 影 已 走 上 一 條 集 體 創 作 、 監
製 ( 而 非 導 演 ) 中 心 的 不 歸 路 。 影 市 興 旺
令 大 院 線 發 行 制 度 成 為 唯 一 的 選 擇 , 製 作
成 本 不 斷 上 升 。 提 高 製 作 質 素 和 培 養 人 材
; 另 一 方 面 , 卻 是 使 電 影 淪 為 定 型 和 大 量
生 產 的 商 品 , 個 人 創 作 或 多 元 發 展 的 空 間
備 受 壓 抑 。
商
業 化 主 流 蓬 勃 發 展 , 自 然 是 類 型 片 的 天 下
。 從 喜 劇 、 鬼 片 、 英 雄 片 、 賭 片 、 武 俠 片
到 江 湖 片 , 「 類 型 」 無 疑 是 一 個 比 「 作 者
」 更 能 概 括 當 代 香 港 電 影 發 展 的 角 度 。 《
石 琪 影 話 集 》 由 於 篇 幅 有 限 , 只 好 揀 選 成
績 較 突 出 的 導 演 為 單 位 , 冀 能 包 羅 較 多 佳
作 的 評 論 文 章 。 換 言 之 , 主 要 是 方 便 內 容
的 編 排 , 但 亦 可 從 中 看 到 作 者 與 類 型 、 主
流 與 小 眾 電 影 間 的 張 力 的 一 斑 。
李
焯 桃
|